民辦函【2023】4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殘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殘聯:
根據《民政部 財政部 中國殘聯關于加強殘疾人兩項補貼精準管理的意見》(民發〔2022〕79號)有關要求,為進一步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實施的精準性,實現殘疾人兩項補貼應補盡補、應退盡退,決定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部級數據核對與督導工作機制?,F將該工作機制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民政部辦公廳
中國殘聯辦公廳
2023年7月3日
聯系人: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建魯豫(010-58123251)
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李凌之(010- 66580361)
殘疾人兩項補貼部級數據核對與督導工作機制
一、職責分工
第一條 民政部社會事務司會同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負責推動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部級數據共享機制,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部級數據核對與督導工作機制,提出年度計劃安排,并指導各地民政部門會同殘聯及時開展數據復核。
第二條 民政部信息中心負責按照年度計劃安排開展殘疾人兩項補貼數據核對、疑點數據分發,復核結果統計工作。
第三條 地方各級民政部門和殘聯的信息中心(負責信息化工作的部門)負責提供技術支持,開展疑點數據復核和分發。
二、部級數據共享
第四條 民政部會同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殘聯等相關部門構建跨部門、“總對總”的殘疾人兩項補貼部級數據交換共享機制,確保共享數據滿足核對工作需求,并根據補貼數據精準管理需要拓展數據共享范圍,逐步提升數據共享的精準性。
第五條 殘疾人兩項補貼部級數據共享機制一般以簽訂數據共享備忘錄的形式建立。相關部門可通過實時數據共享、批量數據核驗、反饋結果數據項等方式進行數據共享,并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逐步優化數據共享方式。
三、部級數據核對及分發
第六條 原則上每年開展一次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部級數據核對和督導工作。
第七條 民政部社會事務司會同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按照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銜接規定,提出部級數據核對的范圍、時間、頻次等要求,明確殘疾人兩項補貼應享受未享受、應退出未退出對象認定規則,并轉民政部信息中心開展數據核對。
第八條 民政部信息中心抽取當期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數據,并通過部級數據共享機制開展核對。需要相關部門補充核對所需數據的,由民政部社會事務司會同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協調。
第九條 民政部信息中心應在開展數據核對后的15個工作日內,形成殘疾人兩項補貼應享受未享受、應退出未退出對象的疑點數據庫,通過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分發至各省(區、市)民政部門進行數據復核。
四、疑點數據復核與報送
第十條 各省(區、市)民政部門、殘聯可將部級數據核對與督導工作與本省年度復核工作結合起來統籌推進,減輕基層負擔。
第十一條 各省(區、市)民政部門、殘聯收到疑點數據后,應根據本地政策內容及銜接要求再次核查,提升數據精準度,并在收到疑點數據10個工作日內逐級轉至所轄縣(市、區、旗)民政部門、殘聯。
第十二條 縣(市、區、旗)民政部門應會同殘聯通過入戶走訪、視頻查看等方式,及時對疑點數據進行逐條復核,經核查屬實的,應及時予以整改;經核查不屬實的,應注明實際情況。
第十三條 縣(市、區、旗)民政部門應會同殘聯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疑點數據核實和整改,并通過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將復核結果逐級報送至省級民政部門和殘聯。
五、督導及整改結果報告
第十四條 各省(區、市)民政部門應會同省級殘聯對縣(市、區、旗)民政部門報送的疑點數據復核結果進行督導,確保全部整改到位。
第十五條 省級及以下各級民政部門可通過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對疑點數據進行統計、核實與督導。省級民政部門會同省級殘聯及時匯總整理所轄縣(市、區、旗)整改結果情況,形成本省殘疾人兩項補貼督導情況報告,并報送至民政部和中國殘聯。
第十六條 民政部信息中心應對全國反饋結果情況進行數據質量分析,統計各省(區、市)實際錯發率、漏發率,并不斷提升數據質量。
第十七條 民政部社會事務司應會同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形成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數據核對與督導年度總結報告。
六、相關工作要求
第十八條 各地民政部門應會同殘聯在進行數據核對過程中壓實工作責任,明確專人負責,加強數據認證核實,保證數據質量,按時間結點完成數據復核和報送。
第十九條 各級民政部門、殘聯應增強信息安全意識,不得將部級疑點數據泄露給第三方使用、傳播或公開。